跑鞋領域素有「四大」之稱:Asics 、Saucony、New Balance、Brooks,四家運動品牌憑藉過硬的技術及優秀的產品深受跑者認可,也因此獲得了「四大跑鞋」的美譽。
如今,儘管「四大」的名號已成為過去式,但是四家品牌在跑鞋領域依舊深受跑友們的認可。本期,繼之前為跑友們帶來New Balance、Saucony跑鞋矩陣之後,我們一起來聊聊老牌日系運動品牌勁旅ASICS,來看屬於你的ASICS跑鞋該怎麼選。
除了介紹選擇跑鞋的重點之外,本段文章也會一同介紹跑鞋的試穿訣竅,方便各位讀者做參考。
‖ 配合腳型選擇尺寸
足部的形狀除了會受到生理性別影響,也會因個人基因或運動量的多寡而有差異,因此選購鞋子不僅要注意分類為男鞋或女鞋,也要注意尺寸、鞋型等設計,以下將會簡單說明如何挑選。
‖ 腳尖與鞋尖應保留1cm 寬度以確保腳趾的活動性
首先,試穿跑鞋時請注意腳尖和鞋尖應至少保留1cm 的間隔。保留間隔的用意在於維持腳趾的活動性,以免腳趾在跑步的過程中感到壓迫或是摩擦。
鞋子尺寸太小會造成腳掌疼痛;尺寸太大則會造成腳掌無法穩定,使腳掌在鞋子中滑動造成危險;因此建議各位穿上鞋後以手指按壓鞋尖的方式確認間隔。最理想的狀態下,穿上鞋後腳尖與腳跟都有安定感,同時腳趾又能與未穿鞋時一樣自然舒展。
‖ 以鞋底的突出程度判斷足幅的寬度
根據阿瘦皮鞋於2017年所公布的足型調查結果,台灣男性的足圍尺寸集中於 E楦,女性則為 D楦。然而許多國際品牌的女鞋標準楦寬多為 B楦,因此不論男鞋女鞋,購買時必須留意鞋子的楦寬是否適合自己的足圍。
然而,許多販售鞋子的網站都是以寬度、或是平均尺寸標示,鮮少見到賣家或是廠商提供足圍資訊。所以在挑選時建議以俯瞰的角度觀察整個鞋背,如果能稍微看到凸出的鞋底構造,表示該跑鞋屬於寬楦鞋。反之,若完全看不到鞋底,則偏向窄楦鞋。
‖ 鞋尖上翹度決定跑鞋推進力
跑步最有效率的方式,便是以足部中段著地,而後以腳尖踢向地面產生推進力。因此許多跑鞋都會利用鞋尖上翹的設計,讓腳尖往前踏步的姿勢更加自然流暢。如此設計不僅能減少長時間奔跑的疲勞感,未習慣長時間跑步的人也會感到步伐更輕盈。
‖ 選擇反發力、避震性適中的鞋款以保護關節
攸關跑鞋舒適度的另一項重點,在於鞋跟的設計。當足部著地時,腿腳的關節需要承受體重三倍的負荷。尤其是剛開始跑步的人更需挑選避震力(緩衝力)、反發性、鞋跟厚度都高的款式。厚底與高反發、高避震的效果能減輕關節的負擔,同時增強地面傳回足部的反作用力,讓人在奔跑時感覺更加輕盈。
不過較厚的鞋底也容易讓腳部的靈活度降低,因此若已經有長期慢跑的經驗、或是在健身房等地面平整的場所,可以考慮換成較薄的鞋墊,進一步提升腳步的輕盈度。
‖ 注意鞋底、鞋領等攸關安定性的部位
若想慢慢提升跑步的時間以及慢跑的距離,選擇安定性足夠的鞋體才能減少受傷的機率。以下會說明如何從鞋底、鞋領的硬度等面向,找出安定性較高的款式。
‖ 鞋尖與外底較硬者有助減輕足部負擔
若有機會拿到實體鞋,建議大家可用雙手從鞋尖與外底處按壓(如上圖)。若是按壓後鞋子也沒有明顯變形,表示這款跑鞋硬度適中,具有較強的扭轉力與剛性,奔跑時能夠流暢地轉換重心。
反之,若是鞋子易經外力擠壓就變形,表示鞋身無法幫忙腳步分散扭轉的力量,足底筋膜需承擔奔跑時的所有負荷,長時間跑步時將特別容易感到疲勞。紮實的每一步是建立跑步節奏的基礎,因此選擇能將足部肌肉偏移程度降至最低的鞋款,便可提升跑步的效率。
‖ 略帶硬度的鞋跟可增加腳踝安定性
所謂的鞋跟,是指環繞腳踝周圍的圓筒狀構造。測試新鞋時可以手指按壓鞋跟的測試硬度,按壓後沒有明顯變形的鞋跟,可不受重心偏移影響,持續提供良好的服貼度與支撐力。而鞋跟的設置又可分為鞋外型與鞋內型,建議跑步新手選擇包覆效果較好的鞋內型。
‖ 鞋底的橫幅決定著地時的穩定度
鞋尖與鞋跟的鞋底橫幅較為寬大的跑鞋,能於腳掌著地時提供更好的左有平衡。相反的,若是腳尖、腳跟處的鞋底橫幅較窄,腳掌落地時較難及時穩定重心,建議初學者避開這類鞋款。 ASICS在跑鞋領域無疑具備深厚的儲備,不同能力水平的跑者在ASICS都能找到與自己相適應和匹配的鞋款,但鞋款多了在選擇上難免出現困擾,希望我們對ASICS旗下的主流鞋款的介紹可以給到跑友幫助。想要了解更多關於ASICS系列單品,請點選+訂閱+關注ASICS官網台灣線上購物站! 文章來源:ASICS跑鞋怎麼選!跑鞋領域者被國人稱為跑鞋之王!
留言列表